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我院教师的科研能力,4 月 2 日下午,我院在科技楼 B 座 1508 室成功举办“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发展”的培训会。本次活动特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健海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院长李普亮、党委副书记陶蓉、副院长郭萍、刘春梅以及众多教师参加了培训会。
大湾区惠州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牛文学副教授对王健海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王健海教学科研方面的成绩,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并指出人工智能已广泛渗透至科研领域,正悄然改写科研范式,此次培训会能让老师们更深入的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科研工作中,为科研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随后王健海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底层工作原理,介绍了各类 AI 工具的独特特性。他还精心比较了不同 AI 大模型的优势与局限,帮助在场教师精准把握各模型的适用场景,以便在后续科研实践中灵活运用。为让教师们直观感受 AI 在科研中的强大效能,王健海列举了生动案例,如在文献检索环节,借助 AI 工具,教师们能在海量文献中迅速定位关键资料,检索效率与精准度较传统方式大幅提升;运用 AI 进行可视化文献分析,复杂的文献关联与研究趋势得以直观呈现,为科研方向的把控提供有力支撑。在强调 AI 工具强大功能的同时,王健海不忘提醒科研工作者保持理性与审慎,在使用 AI 工具过程中,严格遵循科研活动中的使用规范。
培训结束后,参会教师们围绕 AI 在科研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自己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突破传统科研瓶颈方面的巨大潜力,为自身科研思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引导。相信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我院教师必能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科研新路径,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我校的科研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撰稿:李秀婷
一审:孙春莲
二审:郭萍